一、早期背景
路思義(Henry Winters Luce)於1868年9月24日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斯克蘭頓(Scranton,PA)之市郊海德公園(Hyde Park)。其祖先於一百多年前從英國移居美國東部,逐漸繁衍成為一大家族。父親Van Rensselaer W. Luce是一頗具規模的雜貨店批發商,在當地社區和教會中頗有聲望。母親阿黛拉•泰德裏克(Adelia Tedrick)溫柔賢淑,勤勞敏捷,並酷愛藝術。父母二人皆為虔誠、熱心的基督徒。路思義生長在這樣一個幸福、敬虔的基督徒之家,自幼誠實、善良、熱心,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而且樂於學習新鮮事物,富於冒險精神。他的童年和少年時光都是在家鄉度過的,除了讀書外,他也是他父母所在教會——斯克蘭頓第二長老會教會——和當地基督教青年會中的活躍分子。1888年秋天,路思義剛滿20歲時,考入耶魯大學。在校期間他非常活躍,熱心參加學生團契活動,曾任耶魯校園刊物《舞步》的主編。當時海外宣教熱潮席卷美國各大學校園,“學生立志海外宣教運動”(The 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for Foreign Missions,簡稱“SVM”)方興未艾,路思義與與畢特金(Horace T. Pitkin)和愛迪(Sherwood Eddy)兩位同學積極投入並推動這場運動,並立志接受神的呼召成為宣教士,前往海外傳揚福音,從而成為揚名美國大學校園的“耶魯三傑”。三人於1892年畢業後,又一起進入紐約協和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New York)接受神學造就。在那裏他們不僅在知識和靈命上裝備自己,而且還堅持身體鍛煉,同時也在附近教會醫院學習基本的醫護技術,為將來到海外宣道做準備。兩年後,“學生立志海外宣教運動”的負責人邀請他們三人出任巡回幹事一年,分頭前往美國各大學校園推動海外宣教運動。路思義奉派前往南部和西南部各州大學,在一年時間內帶領100多學生加入到海外宣教志願者行列。在此期間,路思義與學生立志海外宣教運動的傑出領袖約翰•穆德(John Mott)和羅伯特•斯皮爾(Robert Speer)結為終生好友。有資料顯示,1894年正是學生立志海外宣教運動擴展最為迅速的一年,“耶魯三傑”的影響與貢獻由此可見一斑。在以後的30多年中,有8000多名大學畢業生遠赴異國他鄉宣道,而其中又以到中國來的占多數。
一年期滿後,畢特金留在紐約協和神學院,路思義與艾迪則轉往普林斯頓神學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繼續必修的神學課程。1896年夏天,艾迪和畢特金分別動身前往印度與中國,而路思義則暫時留在美國一年,繼續推動學生海外宣教運動。1897年5月20日,路思義在其家鄉教會接受按立成為牧師;6月1日,在同一個教會裏,路思義與伊麗莎白(Elizabeth M. B. Root)結婚,新娘生於紐約州的優提卡(Utica, New York),婚前是賓州斯克蘭頓基督教青年會的社工人員。同年9月,路思義接受美國北長老會(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North)的差遣,攜同新婚僅三個月的妻子伊麗莎白登船航向中國。
二、齊魯春秋
路思義,這位“高高的個子,臉上帶有一些雀斑,紅發碧眼”的青年人和夫人抵華後,經上海前往山東登州府(今蓬萊)。其中文姓名“路思義”意為: “路”者,“道”也;“思”乃“意圖,尋求”之意;而“義”則為“公義”。故其全名含意應為:“一個尋求公義的人,畢生行在正直道路上,為造福社群努力不懈。” 路思義一生之作為可證此名不虛。
路思義到登州府後,隨即到美國長老會宣教先驅狄考文牧師(Calvin Mateer)於1864年創辦的“文會館”(Tengchow College, 齊魯大學之前身)中任教,開始了在華31年的基督教教育生涯。在最初二、三年中,路思義一邊學習中文,一邊教授物理學,同時也指導學生研讀聖經和開展體育運動。有趣的是,路思義在文會館師生中發起舉辦的一場籃球比賽,吸引了附近不少百姓前來觀看。有史可查,這是山東省歷史上第一場籃球比賽,當時場上隊員辮子上下飛舞,時常手腳並用,令當值裁判不知如何“執法”,令場外觀眾忍俊不禁。
1900年,在華北數省爆發了義和團之亂,史稱“庚子之亂”,“耶魯三傑”之一,先期來華的畢特金於7月1日在河北保定府被義和團殺害,為拯救中國人之靈魂獻上了自己的生命。在登州的傳教士幸得北洋海軍統領薩鎮冰的幫助,派兵艦“海坼號”運載傳教士到煙臺,再由煙臺轉赴朝鮮漢城以避亂。當路思義在朝鮮獲知畢特金為主殉道的消息後悲痛萬分,在日記中寫道:“這是什麽日子啊!這是充滿苦難與逼迫的日子,是由流血與死亡交織而成的日子。” 但他並沒有因此灰心,仍然堅信上帝的國必將在中國建立起來。
亂後,路思義與其他傳教士一起,以耶穌基督“愛仇敵”之大愛來化解仇恨,決心在廢墟上重建教會的同時,亦致力於興辦高等教育,藉此提高國民的知識水平,讓他們能知書識禮,明辨是非善惡,以達成人類互助互愛的信念。雖然狄考文很早就注重提高教會學校的素質,雖然文會館在30多年時間裏已經為中國教會與社會培養出不少人才,但路思義仍不滿足於現狀,銳意改革。在他和保羅•伯爾根博士(Paul D. Bergen)的聯絡、推動與籌劃下,在山東的美國長老會決定把文會館遷往山東省腹地、位於膠濟鐵路線上的濰縣(今濰坊市),並且與英國浸禮會在青州的廣德書院(Gotch-Robinson Training Institute)聯合,終於在1904年,在濰縣樂道院舊址所建立的新校園內,正式成立了一所聯合的高等教育學府——“廣文大學”,該名字是從“廣德書院”和“文會館”兩個校名中各取一字而成,英文名則為Shantung Union College,首任校長由保羅•伯爾根博士擔任,路思義受任為副校長。1906年,路思義受伯爾根之派,專程回美國為廣文大學募款。
1909年3月,路思義感受到廣文學生中間的屬靈氣氛,遂邀請文會館校友丁立美牧師前來廣文大學主領一連幾天的奮興聚會,原本每天只有20分鐘的早禱時間延長為一個小時。在丁立美大有能力、富有挑戰性的信息之下,有116位學生決志獻身傳道,占全校學生的三分之一以上,由此開始了著名的“中華學生立志布道團”,後來在全國各地發展支團13處,擁有團員一千多人,成為中國教會的一支宣教生力軍,在中國基督徒學生宣教運動史上留下閃光的一頁,丁立美牧師也因此獲得“中國的慕迪”之美譽。
1917年,廣文大學在濟南千佛山下購地六百余畝,建立了大而完美的校舍,隨即把濰縣的文理學院,青州的師範學院和神學院;還有濟南、南京、北京、沈陽和漢口四地的醫專全部遷此,並匯集各地的醫學人才和設備,合成為最堅強著名的醫學院,就此形成了頗具規模的基督教大學,定名為“齊魯大學”,聘任方偉廉 (William P. Chalfant)為校長,路思義為副校長。為此他又再次回到美國兩年多,四處奔走為齊魯籌募經費。
三、燕京歲月
路思義對中國教育的第二大貢獻,是策劃籌建燕京大學。1919年,美國基督教會在晚清時期所創辦的三所大學--北京匯文大學、華北協和女子大學與通州協和大學合併組成燕京大學,聘請在南京金陵神學院講授古希臘文和拉丁文的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教授為校長,路思義獲任副校長兼建校委員會主席之職。燕京大學新址選在北京北郊的海淀區,以淑春園遺址為中心,自1921年開始籌建新校舍。那裏原是一個官宦世家的豪華巨宅,氣勢不凡,景致宜人。為此,路思義數度前往美國籌募資金,有一段時間在美逗留長達五年之久。這是一項艱苦與勞累的工作,經常四出旅行,不常和家人在一起,且長時期忍受著身心疲憊和巨大的壓力。然而為了燕大他任勞任怨,甚至犧牲了與妻兒在一起的安逸生活,而且還要忍受有些人對他“擺脫不了金錢”的批評。無論如何,他辛苦募得的一筆筆巨款,終使一幢幢校舍在燕大校園中建立起來。校園的建築風格與佈局無不凝聚著路思義的心血,他認為教會學校必須在外觀上融入中國文化,正如基督教應在心靈和意念上被中國人所吸取一樣。結果燕大校舍全部采用中國宮殿建築型式,連校園供水系統的水塔,其外觀亦設計成一座13層寶塔,以求融入整體的雅致景觀。在校園中央一座湖心小島上,還建有一座六角亭,上書“思義亭”三個中文大字,以紀念路思義為燕京大學所付上的辛勞,以及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1926年夏天,燕京大學基本落成並遷入。司徒雷登在其回憶錄中稱燕京大學的成立是“一個夢想的實現”。這個夢想的實現,除了校長司徒雷登的苦心擘劃經營外,路思義亦功不可沒。沒有路思義所募之源源巨款,這個美麗的夢想是不可能成為現實的。嗣後,這座以“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為校訓的教會大學,不但以其精致、優美的中國宮殿式校舍為榮,更以其思想自由的傳統和豐碩的學術成果而聞名於世。燕京大學不僅成為中國教會學校中規模最大、辦得最好的一所高等學府,而且在政治、文化及國際上也影響最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2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三所學校的文科院系合併,組成北京大學,並由城內遷入燕京大學校址,現在的“燕園”(老燕大校園)仍是北大校園的精華。
除任職於齊魯和燕京兩所大學外,路思義還曾擔任總部設於上海的“中國基督教教育會”的秘書長職務,並參與創立了“雅禮協會”(Yale-in-China Association)。
四、美國餘生
1927年秋天,路思義因健康原因辭卻燕大職務,回到美國,重回久違了的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協和神學院校園,重拾中國歷史、宗教與文化之研究,也繼續為燕京大學、齊魯大學籌募教育經費。
1928年9月,路思義接受了康州哈特福德肯尼迪宣教學院(The Kennedy School of Missions in Hartford, Connecticut)的邀請,在那裏講授有關中國的課程。他興奮的寫信給朋友說:“在這裏,我可以每天思想中國、講解中國。……雖然我現在不能身在中國工作,卻仍然可以在這裏為中國做些事。” 1935年,路思義從肯尼迪宣教學院退休,同年再度回到中國,去濟南看望過齊魯大學後,再到北京,在司徒雷登的親自接待與陪同下,參觀了他的心血結晶燕京大學。目睹美麗壯觀的燕大校園,路思義感慨萬千,激動不已。
路思義一生寫作出版了五本中文專著,參與編寫了中國基督教巨著《中華歸主》(The Christian Occupation of China)。該書於1922年在上海出版,其中的“中國教會中學的統計與調查”部分即為路思義所寫;他也是《中國基督教大學》一書的主要譯者之一。
路思義有一個溫馨、美滿的家庭,夫妻一往情深,兒女事業有成。他們共育有四個子女,其長子亨利•路思(Henry R. Luce)於1898年4月3日出生在山東蓬萊,曾就讀於中國內地會在山東煙臺設立的寄宿學校——芝罘學校;15歲時,他回到美國,先後進入康涅狄格州的霍奇吉斯(Hotchkiss)學校和耶魯大學讀書;1920年畢業於耶魯大學。亨利•路思後來成為聞名世界的新聞雜志巨擘,先後創辦了《時代周刊》(Time)、《幸福》(Fortune)與《生活》(Life)三大雜志,從而贏得“雜志大王”之美譽。路思義的一個女兒曾任職於山東濟南基督教女青年會,最終成為世界女青年會領袖。
在其人生的最後六年裏,路思義投身於中國教會大學基金會的工作,並發起創立了一個機構,呼籲美國人關心“世界上六分之五的人群”(Other five-sixths of the world)。
1941年12月8日,也就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幾個小時後,路思義在家中安然去世,享年73歲。當日他的日記是以這樣一句話結束的:“我們正進入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時代,讓我們相信上帝美好的計劃。” 路思義逝後,被安葬在紐約州的優提卡墓園裏(Utica, New York)。其妻伊麗莎白則於1948年去世,享年77歲。
資料來源
- Bettis Alston Garside, One Increasing Purpose: The Life of Henry Winters Luce. New York: F. H. Revell Co., 1947.
- B. A. Garside著,甘耀嘉譯,《勇往直前-路思義的心靈世界》,雅歌出版社,1999年初版。
- 魏外揚著,《中國教會的使徒行傳》,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