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  — 1972

刘福群

Willian Newbern

美国传教士,著名的布道家和教育家,有“宣教先锋”和“香港建道之父”的美誉。他在香港创立建道神学院并担任院长;《青年圣诗》的编辑者。

刘福群(Willian Newbern)于1900年2月24 日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格洛斯特县的格拉斯伯勒。父母亲是William E. Newburn和Emma E. Crawford,父亲在他五岁时去世,为了帮助母亲负担家庭开支,刘福群很小就出去赚钱了。他的母亲是宣道会的会友,在信仰上对刘福群影响很大,在青少年时期就跟着母亲加入了宣道会。教会为了培养和训练他,17岁时,他被送入尼亚克学院读书,在那里结识了他的未婚妻白如雪(Miss Eva Aber)。19岁时,他回应上帝呼召进入神学院接受造就,预备自己成为一名传教士去中国宣教。1922年毕业后,刘福群奉派去到广西梧州,在那里被按立为牧师。当时“非基督教运动”开始不久,他在生活和宣教上历经了千辛万苦。他曾如此描述说:“传教士每天要走三十里路,睡的是木板床,不时要经过土匪出没的荒区,有时甚至目睹凶杀死亡。坦白说,我当初刚任传教士时,根本就没有准备要过这样危险的生活。”这是他宣教处境的真实写照。

刘福群和白雪如于1923年6月18日在香港结婚。由于中国政局动荡,他们回到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牧养教会将近三年。在此期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虽然之前在中国的宣教经历曾一度让他感到恐惧,却没有拦阻他去中国为主宣教的心,因为他深知中国福音工场的需要。1929年,他放下美国的牧养工作,再次踏上充满艰辛与危险的中国宣教之途。在1929年和1933年,刘福群在广西百色起义时期曾经被软禁;还有一次在香港到梧州,再去南宁的船上遇到沉船事件,但这两次的危机都在主的保守下平安度过。此等经历并没有使他退缩,反而促使他更加坚定的留下来为主作工。他在广西梧州的圣经学校任教,期间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

1936-1944年间,刘福群担任建道神学院院长。时处抗日战争时期,到处战火纷飞,到处都是悲苦的难民。此时学院也被迫关闭,刘福群带领30名神学生和教职员工到龙州复兴村和靖西躲避,但他们仍然坚持上课。他们所到之处,福音也随之传开。抗战胜利以后,建道神学院亦于1946年复校,刘福群仍然担任院长。

不幸的是,抗战过后,国共两党又爆发了内战。1949年,由于政权的改变,共产党统治了中国,广西的宣教士全部撤离到香港,这时刘福群被派到越南西贡开展华人事工。在此期间,刘牧师一直心系梧州圣经学院,在他不懈地努力之下,终于把梧州圣经学院迁到香港长洲,改校名为“建道神学院”(Alliance Bible Seminary),恢复上课,培养出来的神学生遍布在东南亚各地,服侍神和众教会。

刘福群也是一位出色的圣乐家,一位名副其实的音乐宣教士。他早就有个心愿,就是要出版一本不分宗派的中英文版本的诗歌本。于是他与一些同工一起开始从事翻译出版《青年圣诗》的工作,他们搜集了六百多首圣诗的资料,可惜在《青年圣诗》第十集出版的时候,刘牧师就息了世上的劳苦,归回天家。其后,宣道书局韦德仁牧师(Rev. Cliff M. Westergren)和许朝英社长继续他未竟的事工,用了六年的时间,最终完成了《青年圣诗》的编纂与出版。

在香港建道神学院任院长期间,刘福群为学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在扩建校舍、增强师资力量以及筹款等方面都付出了辛劳。建道训练出数以千计的宣教士,在世界各国开展福音事工,事奉于东南亚各地教会。刘福群将其人生三十五年的时间都奉献给了神学院,他后来被惠敦大学颁发荣誉神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为神学教育方面忠心、勤恳的楷模。

从刘福群的生命见证,可以看到他一生为福音事业的坚忍,在其宣教生涯中,曾遇到过无数次的死亡威胁,但是他从未放弃从上帝而来的福音使命,坚强、沉着地度过一次次的难关,而每次的难关,都充满了他的汗水、泪水和血水。他也曾经历过生命的脆弱,同时也经历了上帝的恩典与大能。他每一次所经历的,都成为其日后事奉的宝贵资源,也成为后来人的激励。刘福群的著作《十架与冠冕》记载了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些宣教士为主的福音所经历的生与死的感人事迹。

1968年,建道神学院院长由霍敦牧师接任,刘福群被院董事会任命为荣誉院长。他的个人生活非常节俭和朴素,退休后定居在美国的居所,只是一个用铁皮建成的拖车屋。1972年9月,这位为主劳碌一生的忠心仆人在洛杉矶家中安然离世,享年73岁。

资料来源

  1. 刘福群著,《十架与冠冕》,宣道书局,1967年。
  2. 梁家麟著,《建道神学院百年史》,建道神学院,1999年。
  3. 梁家麟著,《华人宣道会百年史》,建道神学院,1998年。
  4. 罗腓力著,《宣道与中华-宣道会早期在华宣教史略》,宣道出版社,1997年。

关于作者

王星光

作者系美国加州基督工人神学院硕士班学生,在李亚丁博士指导下撰写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