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  — 1936

古約翰

Jonathan Goforth

著名加拿大長老會宣教士、奮興布道家,先後在中國的山東、河南、河北和東北宣教長達48年之久,曾為中國東北教會帶來福音大復興。

古約翰於1859年2月10日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西部的一個小鎮,父母都是移民,分別來自英國約克郡和北愛爾蘭,以務農為生,拓荒墾殖為業。夫妻共育有十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古約翰排行第七。由於家境貧困,加上人口多,生活倍加艱苦。母親珍妮敬虔愛主,經常教導兒女閱讀聖經,並且每日一同禱告,向神認罪,祈求赦免。古約翰緬懷童年往事時說:“母親慣常要我誦讀詩篇給她聽,所以由五歲開始就會大聲朗誦,不期然養成背誦聖經的習慣,使我畢生受用,終身蒙福。”

18歲那年,父親開始讓他管理古家的第二座農場,結果他把每件事情都處理得井井有條,令父親大感欣慰。不過直到這個時候,古約翰對屬靈的事情並不很在意,一心只想將來能夠從政,因為他認為“農村需要政治家”。他經常在一天工作結束後,放棄休閑的機會,走路去參加幾哩外的政治性集會,或者獨自一人跑到屋後的沼澤地去訓練演說的技巧。

然而有一天,當他參加主日崇拜的時候,聖靈感動了他,使他願意放棄自己設計的人生藍圖,而將生命的主權交給主來管理。後來他見證說:“我18歲時重生得救,雖然簡單,卻是徹底的。從那日開始,正如保羅所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2:20 上)。他立下決心委身於神,打算終生傳道。此時,由加拿大長老會差派到臺灣宣教的馬偕牧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剛好回來休假。他到處演講,呼籲年青人跟隨他到臺灣去,協助他開荒布道。此事令古約翰深受感動,遂產生前往海外宣教的負擔。

高中畢業後,古約翰進入多倫多長老會的諾克斯神學院(Knox Collage)攻讀,把自己的時間完全擺放在研讀神話語裏面,冀望有牢固的基礎,裝備妥善,為主所用。他積極的在同學中挑旺海外宣道的熱忱,甚至還節衣縮時,將省下來的錢大量加印戴德生著的《中國屬靈需要與要求》(China’s Spiritual Need and Claims)與其它有關中國的書冊,分送給別人。

為了爭取傳福音的經驗,他不斷向多倫多附近的貧民窟逐家逐戶布道。據古約翰自己統計,他一個夏天就先後探訪過960戶人家;曾在一個下午,帶領三個人悔改信主。此外,他亦找尋機會到監獄向囚犯宣講福音,勸導他們在基督裏成為新造的人。凡此種種,使古約翰對宣教工作充滿興趣,並且信心十足。

1887年6月,加拿大長老會終於作出決定,差派古約翰聯同史密斯醫生(Dr.James F. Smith)前往中國宣教。同年10月,古約翰與邂逅多年,從英國倫敦移民過來的羅莎琳德•貝爾-史密斯(Rosalind Bell-Smith)結為夫妻。她雖然沒有讀過神學,卻具備宣教的激情和熱忱,可謂誌趣相投,能夠互勵互勉,彼此扶持,一同肩負起到海外宣教的重任。

1888年初,古約翰夫婦經歷了長途跋涉,繞行大半個地球,輾轉抵達中國山東省的煙臺,成為他們初到的立足點。古約翰打破中文的語言障礙後,遂前往河南省事奉。古約翰在中國的第一個固定工場位於河南省的北端,這個地區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中心,尤其是被他們選為基地的彰德府(今安陽),更是商代後期長久建都之地。然而這裏也是一個反教氣氛相當濃厚的地區,不易獲得居民的信任與友誼。

當英國宣教士戴德生(Hudson Tayler)獲悉古約翰有意以此為工場時,特地寫了一封信給他,叮嚀說:“弟兄啊,如果你想進入河南省傳福音,一定要以膝代步啊(Go forward on your knees)!” 從此,“以膝代步”這句話就成為古約翰與豫北同工們的座右銘,無論大小事情,除非先有充分的禱告,絕不敢冒然采取行動。

古約翰起初經常受到當地居民的敵視、叫罵、追逐、被投擲泥塊、糞便,甚至遭受石頭襲擊亦是慣常之事。面對此等環境,古約翰卻毫不膽怯,不以此為羞辱,仍抱持大無畏精神,以最忍耐心態戮力以赴,再接再厲冒死前往講道。經過長時間試煉,居民感念其誠,態度逐漸有所轉變,講道時為他提供椅子,還帶來安放聖經的茶幾,並以茶水招待。

由於天氣酷熱,他們的第一個小孩死於急性痢疾,這對他們夫婦實在是很大的打擊!終其一生宣教生涯,他們十一個孩子中有四個在中國病死。但古約翰仍矢志不移的愛中國人的靈魂,他說:“神把我心愛的女兒收回去,當然有他的美意,我們祈禱說,因著這件事使我們更加配得傳福音給那些千千萬萬走向死亡深淵的人,告訴他們主耶穌已經戰勝了死亡的權勢!”

1900年夏天,正當河南省布道工作滿有成效之際,一次史無前例的巨大災劫,震撼了在華西方宣教士。義和團之亂,挑起國人仇外情緒,到處追殺洋人泄忿,對遠道而來舍己為人、滿有愛心的西教士亦不放過。古約翰全家在風聲鶴唳的恐怖氣氛下,在四圍喊殺的淒厲聲浪中逃亡,經歷了長達20多天生命朝不保夕的恐怖日子,托庇神的護佑,方才虎口逃生。雖然古約翰差點喪命,但他毫不怨恨中國人。義和團之亂後,古約翰重回豫北的宣教工場。此番他決定深入到更邊遠的地區,去建立各地的教會。他越過漳河到河北的武安、彭城、邯鄲一帶傳福音,在河北省南部布道時,有時一天有一千人聽道,在邯鄲更是受到知縣的熱情款待。

古約翰的生活很有規律,每到一處,例必在每日早晨六時起床,先用十分鐘學習十二個漢字,然後讀聖經。七時用早餐,八時與布道員講解聖經,講道內容從來不重復。晚上則在該地租用的店鋪裏布道。這時侯,他開始留心教會復興的史跡,不斷從聖經與屬靈偉人的傳記中去尋找復興的線索。在許多復興布道家之中,尤以十九世紀上半期的芬尼(Charles Finney)有關復興的信息,對他的影響最大。

1907年,古約翰有機會由水路去了一趟朝鮮,沒想到正遇上朝鮮教會的一次大復興。他在那裏停留了三個星期後,改由陸路回來,順道在東北的一些教會中報導此行的見聞。第二年的春天,他應邀再度前往東北領會,終於帶來了東北教會的一次大復興。那時他在東北各教會所傳講的信息,大致環繞著同一個主題——“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4:6)。所以在他晚年時,他兒子根據他的口述將東北大復興的經過整理成書,就定書名為《靠著我的靈》(By My Spirit)。此外他在東北大復興中的同工韋雅各 (James Webster) 處也留下了一份記錄(The Revival in Manchuria),二者相互印證,讀來更覺真實可貴。

據統計,這次的復興使東北教會的受洗人數,從1907年的一千五百人驟增為1908年的三千五百人。在空間上,它也超出了東北而蔓延到中國的其它地區;在時間上,繼1908年的高潮之後,仍然余波蕩漾,有些地區甚至直到辛亥革命爆發(1911年)才告平靜。為了表彰古約翰的成就,他的母校諾克斯神學院授予他神學名譽博士學位。

1919年和1922年,有“基督將軍”稱號的馮玉祥將軍,由於仰慕古約翰之名,特別邀請他到軍中傳揚福音,他欣然攜師母同往。在那裏,古約翰每天兩次向1,000多名軍人講道,其中多半屬長官級。師母羅莎琳德亦與官長太太們聚會,勸她們認罪悔改,信靠耶穌。古約翰在最後一天替960位軍人施洗,為4,000多名官長和士兵主持聖餐。

1926年春天,從68歲開始, 古約翰轉入了在中國的第二個固定工場,就是他曾經以復興布道家的身份在此出現的東北。他選定四平街為基地,不顧自己逐漸朽壞的身體、瘟疫的流行與日本侵略所帶來的動亂,堅持在那裏殷勤工作了八年之久。古約翰的宣教工場伸展到吉林,他在長春等地設立宣教站,並向遼寧省推進,也曾渡過鴨綠江,深入朝鮮傳講福音。由於四處奔波,體力消耗殆盡,加上年事已高,健康亮起紅燈,亟需易地休養。

1930年初,他回到加拿大,發現右眼視網膜脫落,雖施行手術仍無法醫治,引致右眼完全失明。在四個月住院休養期間,他口述了在中國宣教的回憶錄,由護士蓋小姐筆錄,再交給古師母整理成書,取名《在中國的神跡》(Miracle Lives of China)。

1933年,古約翰僅存的左眼,亦不幸完全失明。然而這些都不曾阻撓他對主的忠心與事奉,仍舊瞎著眼睛在臺上講道,令聽眾大受感動,多人歸信基督。直到1935年,古約翰終於因病退休回國,離開時,四平街的火車站上人山人海,擠滿了傷心流淚的中國信徒。

在中國長達48年的宣教生涯中,古約翰是一個奮鬥不息、不知疲倦的宣教士,一生中“不讓自己虛度一周而沒有為神工作”。回國時,他已76歲高齡,但回到國內仍沒有喘息的機會,往往一周要講道六至八次,他不斷呼籲北美各地的信徒,要關心在中國千千萬萬失喪的靈魂。 1936年10月7日,古約翰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懷俄明市的聖安得烈教堂講完他人生最後一場道,他說,他唯一心滿意足的,就是作耶穌基督的仆人。當天晚上他在熟睡中被主接去,在世寄居77載。

他確實是一位忠心事主,至死不渝的神仆。人們稱贊他“有著敏銳的頭腦、不屈不撓的勇氣和執著的追求;他充滿熱情,勤勉而不知疲倦;他忠實於正義,陶醉於上帝,完全信服於和奉獻於上帝。”

歸屬

Taken from “Jonathan Goforth,” by G. Wright Doyle, in Builders of the Chinese Church: Pioneer 19th century Missionaries and Chinese Christian Leaders, edited by G. Wright Doyle: Wipf & Stock, 2015.

資料來源

  • 李巍,“基督教福音的忠實傳播者古約翰”,宋家珩主編《加拿大傳教士在中國》,東方出版社。1995年版。
  • 何曉東編譯:《古約翰傳》(Goforth of China),大光文字團契。1985年初版。

關於作者

張軍民

南京金陵協和神學院;韓國首爾長老會神學大學;現為韓國首爾新門內教會中國人禮拜傳道士。